近些年,微型小挖機在工程市場上的占有率逐步攀升,有人會說,國產品牌只是小挖賣得好,中挖大挖的占有率還差得遠呢。這種說法可能有點落伍了,因為國產品牌產品結構也在不斷發展變化。
2022年,國產品牌在小挖市場的占有率為78%,中挖占有率為64%,大挖占有率為57%。話說回來,國產品牌確實是從小挖起步的,現在排名前茅的國產品牌,無一不是借助小挖打開工程市場的。小挖打開知名度后,國產品牌轉向布局中大挖,希望中大挖能夠帶來更好的客戶支持度。現在三一重工的485、徐工的480、臨工的360和460、柳工的933和936等都是大挖市場中口碑響當當的神機。
國產品牌不僅在中大挖方面實現量產和規模化銷售,在超大挖方面也取得了技術的突破。徐工XE700的鏟斗可站100人,這一級別的機型全世界只有四個國家可以生產。至于70噸和90噸級別的挖機,徐工和三一都是在2013年前后,開始批量投放市場。現在8年過去了,第一批機子已開始陸續退役,第二代或第三代大型機,早已投入市場。柳工的990HD在國內受到了客戶的廣泛好評,50級的巖石臂挖機852E還出口海外。
此外在渠道建設數量上我們也是遙遙領先,拋開品牌影響力、產品性能和價格等影響因素,就渠道建設而言,渠道中銷售人員和服務人員越多,市場覆蓋越廣、參與率越高、銷量越大。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,可是為什么一談到增加人員,代理商老板總是猶豫呢?因為代理商最大的成本就是用工成本,人員招進來,不但要投入工資,還要投入差旅費用。當然,只要招來的人能有業績,招人就值得做。近幾年發展的結果是,國產品牌代理商人員數目現在數倍于外資品牌代理商人員。
國產品牌的發展初期,求賢若渴,非常歡迎外資品牌人員加入。而現在這個階段,他們反而認為外資品牌人員除鳳毛麟角外,普遍老化和懈怠。不如從其他行業引進有經驗的銷售人員,落地效果會更好。
Copyright ? 2013-2022 蘇州冠捷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:蘇ICP備2021052023號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