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年來,得益于我國基礎建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,挖掘機的售價在不停的漲。2022年的春節剛過,挖掘機市場就掀起了一陣新的“漲價潮”,與2021年同期的“漲價潮”不同,2022年漲價的代理商唱起主角,紛紛發布提價公告,尤其是不少主流品牌代理商的積極參與其中,讓挖掘機的“漲價”影響力顯得更為直接。
從漲價的原因來看,不外乎兩個理由:一是正面臨原材料普遍漲價的現實難題,尤其是占比較高的鋼材2021年以來價格持續增長,導致工程機械采購成本增加;二是在一輪又一輪的高速增長中,代理商雖然貢獻了絕大部分的市場銷量,但在價格戰的競爭下,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利潤回報,反而對主機廠返利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,導致企業經營越來越被動,這也導致代理商在主機廠面前的話語權越來越小,而且面臨隨時被拋棄的危險。
與此同時,在挖掘機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當下,主機廠為了自身的生存,不斷向代理商加碼銷量任務,既要銷量,又要利潤,在這種雙重壓力下,漲價似乎成為代理商改善盈利的惟一捷徑,目前來看至少是這樣。然而,是否會是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,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。之所以挖掘機的價格會牽動整個行業的神經,不僅因為它是工程機械行業的晴雨表,而且與挖掘機在工程機械行業的江湖地位不無關系,很多主機廠將挖掘機產業作為企業的核心業務,放在企業長久發展的戰略地位布局。眾多企業的戰略性布局促進了國產挖掘機的高速發展,國產挖掘機市場份額逐年增長,市場格局快速切換。
然而,高速發展的國產挖掘機市場,也培育了眾多企業的參與,產能已經遠遠大于市場的合理需求,導致在中國市場挖掘機銷量雖然高速增長,但競爭越來越慘烈。同時,國產挖掘機具有明顯的同質化特征,在這種競爭環境中,通過規模銷量獲取利潤進而提高生存幾率已經完全替代單位利潤,規模銷量可以說是品牌生存基礎,由此從2020年開始,在價格戰的驅動下,挖掘機價格一路下滑,不僅代理商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,終端用戶更是很受傷,年初買的挖掘機到年底,降價帶來的損失可謂相當的慘重。漲價,是否會成為代理商“自救”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獲取市場份額和利潤的有效途徑?現實顯然并不成立。
回歸市場本身,目標是市場占有率和利潤,載體是挖掘機產品本身。因此,決定價格的核心因素終歸還是產品本身,只有立足研發具有核心競爭力,切實滿足用戶需求,具備能為用戶帶來實實在在價值的產品為出發點,無論市場競爭如何演繹,終有獲取應有市場地位和利潤的基石。
Copyright ? 2013-2022 蘇州冠捷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:蘇ICP備2021052023號網站地圖